274. 列一下最近三周读的书

2007-01-23 07:54:19

Long Tail – 2年前读应该是好书,必然想,不谋而合!现在读已经显得有点陈旧。翻了10页,没再继续。

Change Function – 科技如何从一个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创造物成为大众手里的产品。前面两章说到科技产品在大脑中产生的时候不错,后面到具体如何成为大众的产品,大概是题目太大,变数太大,控制不住,就成了泛泛的理论了。

长征记 – 色诺芬。难得用中文读了本翻译的书。其实本来也是从希腊文翻来的,中文英文都没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么多年读的基本都是英文的,认识的所有的人名都是字母的,忽然翻成了方块字,经常对不上号。

色诺芬的故事。他是苏格拉底的弟子,跟随居鲁士(Cyrus the Younger)去和他的哥哥争夺波斯王位。那场仗打赢了,但是居鲁士在基本战胜后的最后混战中,不意中箭死去,结果反胜为败。色诺芬记录在希腊雇佣军的将领全部被波斯王诱杀后,他如何在毫无经验情况下,作为后卫军的领导,和1万希腊雇佣军一起穿过1500公里,横穿波斯,回归故土。曾经听说过The ten-thousand immortals的故事,算是第一次认真读了下来。

有兴趣的,大力推荐。第一知道,这世界有很多的偶然因素。运气和机缘和偶然,改变历史,比如居鲁士的意外身亡。(亚历山大征服波斯的第一仗也险些送命。如果他死了,这历史也就不同了。)第二也知道,坚持和理性冷静地分析周遭情势,无论多么艰难险阻,必然要好过仓皇放弃。

“如果你胆小作战,意图逃生,结局必然为强者欺凌,反得速死。反之,知悉人必有一死,以必死之心做勇敢奋战,反能保全自身,得以终老。”

这句话,如果是文人说的,大家可以一起嗤之以鼻。从色诺芬写来,却别有意义。这个30岁之前只是一个中上家庭出身,没什么军事经验的哲学学生,只因原来的将领全部被杀后,为自救而挺身而出,到最终经历长征,带领14000人穿越数千里的敌人的腹地,没有地图,没有方向和补给,而对手是希腊人的死敌,统治当时幅员近乎如今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波斯大王,到6000人终能全身回乡,而整件事发生在2400年前,差不多是中国的战国早期。

长征发生70年后,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波斯的第一仗前,为了鼓舞军队的勇气,提起当年色诺芬的往事。波斯军队果然不敌希腊的精锐重甲,而亚历山大也全身继续了几年的东征。

The Decline and Fall of the Roman Empire – Gibbon的经典,属于没事儿时候,睡前看个几十页,这么厚的,居然也看了小半本了已经。

这书我15、6年前看过,那时候看的似懂非懂,却自以为很明白了。现今大致看懂。不过也许再过几年就更懂了。

273. E.B. White

275. 绕一圈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