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 附庸风雅

2006-09-27 04:58:10

附庸风雅

最近这两个星期,不知怎么,出没的都是些艺术展,话剧,音乐会之类。

这次的上海双年展还不错。从前看中国的现代艺术展,绝大多数时候,出来心情都比较郁闷,因为看到的多数都是些做出来的目的就是让人看着郁闷的。这次却还好,看到一些本土的作者,出来的东西,多了不少轻松愉快。

周六周日,都去看了话剧。

周六看的是在话剧艺术中心这阵子放的萨勒姆女巫,就是Arthur Miller最著名的两部话剧之一,The Crucible的中文版。演员里,大多数都还好。最主要的当然还是剧本本身的力量。从头到尾,如果不是导演大概是为了点现代感,在每一幕的当中,硬生生地让演那些歇斯底里发作的女孩的那些年轻演员,发表些作为当代年轻少女的感言,还会更好些。那些感言,说的都是老男人和小女孩等等之类的之间的关系,云云。Arthur Miller应该倒也不会介意。他本来就是一个认为一个作品本来就该随着时代的改变而不断被赋予新的意义。

回到家,上Wikipedia (Tor这东西在Firefox上还是挺好用的),翻看了一下相关于The Crucible的历史事件,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Arthur Miller在New Yorker杂志上,1996年写的一篇关于the Crucible写作缘由的文章。忽然想起,1996年,那时候我正是New Yorker的忠实读者,却对这篇没有任何印象。

忽然想起,所有最喜欢的散文作者,E B White,曾经是New Yorker的铁杆台柱。在1996-97年间,翻来覆去读他的散文集读了好几遍。Charlotte’s Web也是他的。

周日的小剧场的话剧就有些无聊。是台湾还是新加坡的一个大概是业余表演团体,根据那个有些让人看了脑子发晕的小王子童话改编的个小话剧。演得很努力,也很投入,也不见得差到哪儿去,表演的水准来说。但是,剧本的力量,很多时候要盖过演员自己的努力。所以The Crucible的中文版,虽然表演得未必一定要好过这些业余演员,对于观众的震撼力,The Crucible就像是大棒子一头敲下来,那个小王子却像是拿个小羽毛挠着人心发痒,却老够不着,恨不得一下把这个小羽毛抢过来自己挠算了。

周一。炫色杂志重新定位,Re launch。从一个面对年轻女孩,教他们如何穿衣戴帽搭配衣服的,转向一个广告语好像是慢调享受生活,面对25-30左右成熟些女人。去了party,因为冯衡同志从瑞丽跳到了炫色。有阵子不见,冯衡同志好像气色不错。

没想到没想到,鸡尾酒后的Chamber Music,他们从北京请来的一个叫做1976的古典音乐的乐队,非常不错。乐队很年轻,4个里头有3个都是1976年出生。小提琴,大提琴,钢琴,还有一个身材居然非常不错的女高音。上海音乐厅也比我预期的音响效果好很多。而这个乐队选的曲非常好,轻松,高音和乐器的搭配都很合适,1个小时下来,我居然没有打哈欠,基本上是聚精会神地听完了。对我这个看芭蕾舞听古典音乐基本坚持不过半小时就要打哈欠的人来说,实在是太让人意外了。

一写到附庸风雅的事儿,立刻就没有了火花。附庸风雅,也就是偶尔来来的事儿,看来。


[@more@]

254. 转贴二:难道我开始收集书评了?呵呵

256. 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