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 El Camino和Will

2007-11-12 20:38:30

从旧金山开始,El Camino Real一路向南,基本贯穿了整个硅谷。绝大多数人从旧金山沿硅谷一路下去,走的都是101公路,难得在El Camino Real上开很长的时间。不过,偶有例外,就是在GPS一不小心被设成了最短路径而不是最短时间的选项时,在机器一路浑厚的男中音里,我居然在El Camino Real上开了几乎有10英里。

加州的天从来都不错。天蓝得像是天堂的玻璃地板装了个滤光镜。周末也没有什么车。租的这辆丰田Prius混合燃料车几乎就是一个小电脑机器,按按钮,它就基本什么都不用我管了。而 混合燃料车可想而知,也没有多大的动力可以让我猛踩油门。一脚踩下去,脚下的感觉流畅得像是车窗外的小风。

既然这样,也就索性沿着El Camino往前慢慢滑。滑着滑着,忽然觉得El Camino这词有点眼熟,再仔细想想,忽然想起来前几个星期在普罗旺斯和西班牙时候,看到的一条曾经是中世纪最著名的朝圣之路,Camino de Santiago。正巧,前两天吃饭,其中一人曾经走过这条朝圣之路的一段。

这么一想,也就不意外了。加州曾经是墨西哥的一部分,也就是当年的西班牙帝国的一部分。留下这许多西班牙语的地名,从San? Francisco到Los Angels到San Diego,那贯穿硅谷的这一条长路,带些朝圣之路的故典,也挺合适。

不过,在美国,能够让人想到点古老历史的,也就是这些名字了。如果是在欧洲,时时刻刻地感觉生活在历史之中,这感觉倒也有些微妙。在普罗旺斯或者在巴黎,随随便便地找个小镇或者古城的某处,抬头看到一座石头的小教堂或者一栋砖石的民居,时不时就是个5、700年的历史。在Venasque,一个在导游地图上基本不标出的小村,走进一座路边挺精致的小石头教堂,看着入口一个小小的牌匾上,写着说,这教堂大约是公元1000年左右建的。公元一千年,听上去有些干巴巴地也不知道这年代到底有多久远。不过,再一想,公元1000年,差不多是中国的北宋。这么一想,一座北宋时期的,保存原样的古建筑,忽然间就觉得历史沧桑了。

中国几乎没有这样的城市。丽江?也许吧。10年前的丽江。虽然10年前没去过丽江,总还可以想象想象。中国的历史似乎只是在书里。和我们没多大关系。

不单是建筑, 人也一样。虽然国产电视剧最喜欢拍的就是古装戏,从三国到水浒到清宫,一天到晚,70多个频道上清一色的古人们晃来晃去。不过,这些人再怎么晃,也让人没有丝毫的亲切感。仿佛这些古人全是假的。

欧美的人物却不一样。一路飞机过来,读的是Will in the World。莎士比亚的最新传记。莎士比亚的时代大约是我们的晚明时期。书一路读来,却觉得他仿佛就住在隔壁某处。 主因当然是因为传记作者花了极大的心力,研究分析,仔细推敲关于莎士比亚的种种理论,再把他生活的那个时代的一切生活细节都研究个透,然后再细细道来。自然就是仿佛莎士比亚几乎可以透过书页,触手可及。而语言的优美,在有些时候,那些语句的节奏感几乎可以是莎士比亚剧中的对白。

什么时候能读到本中文书,能够让中国的历史和这历史中曾经浮起过的一团团闪亮焰火,也能在纸上留下点当年如此耀眼的生命之光的一点小折射?

346. video 2

348. 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