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2. 开始看到对小说的评论了。转载一

2006-09-18 20:19:43

看到批评得比较专业的,就转一个。

这个是著名文青兼记者兼半吊子历史研究者,May受了三天两夜的刺激后写出来的

————————-

每个人的青春都需要一次葬礼。
 
读完Gary写的小说《等待夏天》,我就想到这样一句话。Gary,约翰·霍普金斯的计算机硕士,Insead的MBA,前贝塔斯曼在线中国执行总裁,现在是土豆网的豆王,看得出来什么乱七八糟的书都读。一个人,走过很多地方,有很多经历,有文青情结。这就很容易解释,他怎么能够花前后一年多的时间,写一篇12万字的小说,加上修改,前前后后五年多。(我的注:没那么长,就一年多)
 
这个故事显然地带着自传色彩,很有点恋恋风尘的意思。
一个生活在华盛顿的白领年轻移民工作了一段时间之后,百无聊赖之间遇到了两年前分手的前女友,生出一段纠葛,牵着些回忆,以及一地的鸡毛蒜皮吃喝玩乐。当然,其中还夹杂着其他人物和故事,主人公的两个朋友,朋友们的女朋友,前女友的现任丈夫。
故事主干很老套,而且所占的篇幅也不是最多。多的是主人公波澜不惊的生活,是一个又一个的场景切换,看似有些不着边际,却是极好的地方。他把感情嵌在生活里写,把生活当成生活来写。对美国生活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仔细读下,能知道不少酒吧名、餐馆名和地名。
 
事实上,莎士比亚之后,世间就再没有多少激动人心的故事值得期待了。一篇小说好不好,关键在于怎么写,而不在于写了什么。作者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错。主人公对生活的观察带着天然的冷酷和间离感。不抒情也不煽情。大量简短的对话和利落的场景描写,使整篇小说很充实。(我自己写过,我知道这很难,所以要特别赞一下。)
 
“平山,女人的青春过得太快,我等不起你慢慢安定下来。两年前你会向我求婚吗?如果那是唯一我们能够在一起的办法。”
“不会。”我毫不思索地答。
“我知道。其实你向我求婚我也不会答应的。”
“当然。”
“所以我们只有分手。我们也一样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们是这样的人,我们没有选择余地。”
“这是命运。”
 
每个人都曾经有过这样的机会,往左或是往右,人生从此天翻地覆。我们都常常会问自己,是什么使我的生活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如果……,现在会是怎样?这个假设其实不成立。我们是怎么样的人,决定了我们会走什么样的路。别无选择。也许在夜幕降临,文明沉睡的时候,我们会在月光的诱惑下听从冥冥之中的召唤,但我们都知道,那只是偶尔的失心疯。
 
所以,他会在最后一晚突然问她,“你想和我结婚吗?”“和我,我娶你,操,我再也不提帆船、喜玛拉雅、非洲和亚马逊……你也会让你过你想要的生活……我给你依靠。我总有一天也会很成功,我想要做的事情我一定会做到……你嫁给我。”——但她说,“你变不了的。就算是在这时候你想要变,有一天你会后悔的。你不会快乐。也许你明天不会后悔,有一天你一定会后悔……”
 
所以,她会在酒吧昏暗的灯光下迷乱,会喝醉,会出轨。而他会轻轻地说:“没关系。不需要解释,不需要。”
 
他们都受过太多的教育,太知道人是什么东西。
人总是很需要仪式感,以诀别,以遗忘,以释怀,以纪念。她的仪式也许是婚前和他最后一次,是滑雪,是酒醉,而他的仪式,也许就是把它写下来,写下来,慢慢改,慢慢改。
 
很多事情因为重逢得以开始,而很多事情,却因为重逢,得以了结。
为了弥补两年前莫名决绝的分手,他们都需要这个故事。然后,他或者她,在夏天、夏天之后,会遇到其他的人,其他的事,会有另一些故事,另一些精彩,另一些不甘,另一些伤感。
 
时光就这样渐渐被消耗,直到青春远逝,直到生命衰竭。这一个个故事串起来,就是我们的一生。
 
很值得一读的青春挽歌。
 
最后的结尾我不太喜欢,觉得有些多余。故事到他送她回家,看着她消失在公寓楼里,就可以结束了。
 
电视剧《东京爱情故事》的结尾,永尾完治在东京拥挤的街头,重逢赤明莉香,他们隔着往事的云烟,隔着当时的热情和伤害,互道珍重,然后挥手诀别。而在柴门文的漫画里,完治在街头远远看见一个女孩,一个长得很像莉香的女孩,他不能上去冰释前嫌,不能上去安然微笑,只能在心里默默地说:“你是东京人的话,或许在某处遇见莉香。遇到她的话,请代我问好。她曾经是,曾经是我爱过的女人。”
 
我更喜欢柴门文的处理方法。
 
注:该文为软文,实际阅读体验,请以实物为准。《收获》2006年第5期,第141页,《等待夏天》。
May的blog的链接:http://may1017.spaces.live.com/

[@more@]

251. 冯导也许是不甘寂寞了

253. 放出1到6章的电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