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 缅甸流水账,八

2006-05-28 06:13:51

5 Dollars, part II

Mingun回来,金壮汉依依不舍地和我们惜别了好一会儿,还扭扭捏捏地请求他的导游过来,问我们有没有兴趣和他一起继续当天的行程。

李宁和杨蕾一起摇头,说,不好意思啊,下午要去购物。购物对于女人这么神圣的事情,当然不能因为虽然还挺可爱的壮汉而改变。

购物的地方在曼德勒市里一条不算太热闹的小街上。不过在缅甸,哪里看上去都不热闹。进了店,才发现这个店其实还兼做作坊。昏暗的屋子里,横七竖八地堆满了脏兮兮的破布,铁丝,各种根本看不出是什么东西的东西。几个女孩懒洋洋地在绣着块挂毯,边上还有几个在用那些破布缝着提线布偶。看上去,这些布偶就是杨蕾早上在mingun买的那些。我心里暗想,看了这个作坊的肮脏模样,不知道杨蕾回去后还有没有勇气把这个布偶挂在自己的大门上。

各自绕了一圈,我从墙边一堆足有半人高的木雕里,找出块看上去雕工还算精细的小木雕。捡了起来,问老板,“多少钱?”

“四美元”。

我从兜里掏出了5美元给了老板。他看了看,收好了。找给了我一美元。

(攻略:去缅甸一定要带崭新的美元,而且要多带一些。在缅甸的几天,我们已经习惯了,每次拿出美元来花,缅甸人都要把美元翻来覆去地看好几回。如果这个美元币上面稍有些划痕,或者看上去有些旧了,其结果,必然就是他们拒收这个美元。出来前,因为出来得匆忙,临走,急冲冲随手从家里抽屉里取出一直放着的的1000多美元,其中已经有600美元因为各种原因,从仰光到曼德勒,一路都被拒收,也就是说,已经在缅甸被废了。缅甸基本没有地方可以刷卡,也根本没有地方可以取钱。如果带出来的钱不够,或者象我这样带出来的美元有些旧了,基本上能让你有种有钱花不出,满身的信用卡加美元却要饿死在路边那种感觉)

旁边李宁,非常兴奋地发现,原来在这个店里,居然有早上她在她在mingun和那个小摊主整整讨价还价了一早上,摊主要8美元而她坚持只给5美元,因而未能得逞的同样的一个小铜佛!

李宁问店主,“多少钱?”

店主说,“20美元。”

李宁转头看了我一眼,那种心碎欲裂的感觉,简直要让人鼻子一酸。

李宁哀求地看着店主,“5 dollars?”

店主说,“10 dollars。”

李宁紧紧握着小铜佛,又是哀怨地看着店主,“5 dollars,please, pleeeeeease…..?”

不知道是店主心软还是美人计毕竟是天底下从古至今一代又一代的男人们明知是计却总是还要中招落马的一个计策,店主说,“OK,5 dollars。”

我在边上看李宁几乎就要扑过去抱起比她还要矮上半个头的店主,亲他个20下然后再绕场跑10圈那种神情。

“Thank you thank you!!!”

她立刻从包里掏出了20美元,递给了店主。店主接过钱,从兜里拿出了一张10美元,一张5美元,找给了李宁。

来缅甸这几天,我负责整体财务工作,所以大伙儿一起付钱的事儿,都是我做的。因此,拿出美元来结果还被人拒收的事,在我身上平均每天要发生好几起。这结果就是我拿到找回的美元时候,也要看一眼,只收新的。

李宁自然而然就把这两张钞票递给了我,“看看,这钱行吧?”

我接过钱,看了一眼,就把那张5美元递了回去,“这张不行。太旧了。让他们换。”我坚定地说,同时心中一阵暗爽,想,他妈的我也会退钱给你们不收的。

李宁毕恭毕敬地拿着钱,对着这个因为卖给她5美元铜佛因而感恩戴德也因而为了我不同意收这个票而觉得抱歉至极的店主说,“他说,这钱太旧了,不能收,换一张?”

店主还有边上一起站着的5个缅甸男人,一起看着那张钞票,呆了一下,然后一起很鄙视地看着李宁,

“这张钱就是刚才他付给我们的!”他们一起指着我。

李宁和杨蕾外加这5个男人一起看着我。李宁恨不得钻到地底下然后再窜出来把我按到地下那么副表情,杨蕾基本已经笑得快要岔气了。

我自己已经笑得岔气了。

(视频)

小店

店内

太大了,不然肯定扛一个回来

———————————————————————————————-

上了我们的迷你小皮卡,我们原本的计划是直接去我们的下一个购物点,3天前从仰光到曼德勒的飞机上认识的一个华裔老太太,很慈眉善目的一个老太太。她说自己开了个珠宝玉石店,邀请我们去看看。到缅甸总是要去看一眼玉石店的,就答应了。

但是,已经雇了两天的出租车司机坚持要带我们去看一眼曼德勒著名的Mahamuni Paya。那就去看看吧。

这个Mahamuni佛塔里,供着的是一尊据说是公元一世纪铸成的青铜佛像。这尊佛像的地位是如此重要,从1784年这尊佛像出土再运到缅甸,这两百年时间里,虔诚信徒们给佛像贴金箔,已经把这个大约有两米高的巨大佛像的周身贴上了整整有15厘米的一层纯金。

缅甸的习俗,只有男人才能进入到佛像紧跟前,而女人们只能在外围。我们三走了一圈,走到这个佛像前。里头的和尚对着杨蕾和李宁摇摇手,示意不能往前了,却朝我很热情地猛招手,意思说,进来吧进来吧。

这么好的显示男性特权的机会,当然是不能放弃。在杨蕾和李宁一副回去就要转身变成女性主义者的愤然怒视中,我得意洋洋地进到了佛像前。

佛像上有几个信徒和和尚,拿了金箔正在贴。说实话,这个佛像,看上去实在已经惨不忍睹了。周身的这层15厘米的金层,已经把佛像弄得块块垒垒,感觉就像是这个佛,得了一身恶病,全身肿瘤的模样。尽管是一身金色,无比昂贵的的肿瘤。

站在佛像前,不由地就想起两年多前去印度那趟旅行,途中看的John Keay的经典India, a History。说到当年占据今天的哈沙克斯坦的Gahzni的Aybak,每次出征到印度,攻城略地后,必然就直奔印度教的最神圣的某一个神庙(忘了哪一个了)。印度教的神庙,必然是堆满了信徒们奉献给神的金银珠宝。这样的掠夺的成果,从经济的角度来说,比起占据一个地方,费尽精力,派遣各种官员,搜刮赋税的效果来说,要强得多了也便捷多了。

而让人觉得比较可悲而且可笑的是,Aybak每过5年就会攻打一次这个神庙。而每次在轻松击败屠杀这些虔诚而却没有什么战斗力的印度教信徒,走进神庙,他都会发现,这个神庙,总是又堆满了虔诚信徒们重建神庙而奉献的财宝。

想起那个1000年前一次又一次建起神庙而又一次又一次被摧毁的那些印度教徒们,眼前,虔诚的人群中,这个金光灿烂的佛像前,不由得让人有些伤感。

Mahamuni出来,就去了老太太的珠宝店。在杨蕾购物的空隙,顺便给自己也买了块玉。不贵。色泽不错。

老太太是很有意思的人,当年也在各国走南闯北过,而据说到年底要到上海来看看是否可以开个珠宝小分店。买了些东西后,她坚持要请我们吃个晚饭。推托不开,就说,好吧。

一出门,眼前是一辆很破因此也很酷的一辆吉普。就是老太太的坐骑。

在缅甸,因为政府控制车辆的进口,这么一辆车,大约需要12000美元。相对于当地的生活水准,俨然已经是辆当地的奔驰宝马之类了。

我坐在副驾驶座上。这么一辆敞篷的很破很酷的吉普,开起来轰轰地作响,而在驾驶座上,悠悠然开着车的,居然是一个差不多60岁的慈眉善目的小老太太。

这个情景,不是每天都能看到的。

老太,她媳妇

吃的菜

Mahamuni的金佛像

佛塔内

李宁自我陶醉着

我们租了两天的迷你小皮卡出租车

曼德勒的小理发店

[@more@]

203. 缅甸流水账,七,又一个谈判高手

205. 缅甸流水账,曼德勒最后一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