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数字娱乐时代,做个揭竿而起的土豆

2005-10-02 02:07:07

前天Keso过来,坐在我们简直就是猪窝的1201,拿着他的手机拍了几张。自己看看,也真的是乱。不过,在一个地方待久了,自然而然地就有了些感情。看着满墙用黄胶带乱七八糟粘着的画,颇有些充实感。

昨天去了中国日报的CEO圆桌。圆桌的主题是数字娱乐,而邀请我去的原因,大概不外乎两个,一个是土豆做的就是数字娱乐,互联网下的数字娱乐。而另一个原因其实简单。前两周在中欧商学院主持了主持所谓的创业论坛,而圆桌会议的召集人正好也参加了。

估计是在我们的猪窝里待久了,已经习惯了猪窝的生活乐趣。忽然间到了金茂凯悦一个一本正经的宴会厅,一本正经地拿根笔,在几位估计是从模特公司请来的迎宾小姐环绕之下,签到,真是有些不习惯。进了厅,口字型地摆了一圈桌椅。一看,满厅二十几位的参加者,人人西装革履,只有我穿了件T Shirt。

其实也是在预期之中了。其它的圆桌会议参加者是谁呢?大部分是索尼,飞利浦,汤姆生,迪斯尼,华纳,等等,都是这些公司在中国的总裁。柯达中国的叶莹,一身红衣,尤其醒目。外交官出身的她,不离本色。刚开场,她就拿出一个柯达相机,送给了召集人。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在场的七八个摄像的,没有一个用的是柯达的数码相机。她立刻叫办公室的人快递来了一个。这就叫收买意见领袖。

和他们的公司比,土豆现在当然是微乎其微的一个小得无法再小的小土豆。但是会议讨论的话题,却是让内容提供商们在中国无限烦恼的话题。媒体的数字化,和互联网的作用。

Sony中国的董事长,Kodera,描述了一下各个国家的数字娱乐的现状。大意大概是各个国家中,以韩国的数字娱乐发展最好,而手机当然是未来个人娱乐的中心。所有的内容和运用都会往上加。飞利浦的Piet,说的是他们的理想,再过五年,如何让所有的人和机器都互相连接,而且是能够让普通用户轻松使用的连接,而不是必须一个工程师才能搞定的连接。

这当然也不是有多新鲜的论点。毕竟,这样的想法,已经有近乎十年了吧。新鲜的是,所有的大公司们,现在似乎已经开始在动手的阶段,开始了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的阶段,到了实际开始开发应用的阶段,而不再是空中楼阁的理想了。

大概也因为不再是是空中楼阁的理想,所以必然有很多实际的问题出现。在中国,内容提供商最烦恼的,政府的监控和盗版的问题。而坐我右手的,台积电中国的总经理,问了个很简单的问题。他说,芯片生产商,象台积电自己,每年都在很努力地提高芯片的处理能力,每年至少100%地提高处理能力,高到现在一个普通多普达手机里的芯片处理能力,已经是当年486机器的能力的至少1000倍了。而同时,大家也都在想往手机上加各种各样的应用,看短片,听音乐,日程管理,上网,拍照片,还要通话呢,等等等等。但是,电池的能力怎么办?电池的续航力,每年提高的能力,不到20%。一个手机,很快地,用不了一两个小时就没电了。他很困扰。

也没有什么好的答案。Sony的Kodera说,技术总是会解决的。也许吧。也许现在在某一个大学的实验室或者某一个车库里,正有一个未来的著名人物,正焦头烂额地设计着一个革命性的电池方案。

所以,硬件方面,厂商们都表现得很积极。毕竟硬件厂商,总是在追求最新最酷最能够让消费者掏腰包的技术和产品。但是,在座的内容提供的,却都是犹犹豫豫。在从前,一个音乐公司,可以找一首好歌,杂一堆烂歌,然后卖一个专辑的CD,通过正常的零售分销,十几美元就到手了。电视的,在固定时间,播出一个节目,所有想看的,都在那个时间得去看。过后就没了。想看就看不着了。当然,大家都在做用户需求分析,都在力图找出一个能够让最多用户喜欢的最好的内容。但是,所有行为的主体,还是内容提供者本身。他是决定者和提供者。所有的内容,都在内容制作商或者提供商自己的掌控之下。就像是拧水龙头,柠开了,你就得喝。关了,就没水喝了。

但是数字化时代下,内容数字化以后,如此方便的传递方式。忽然之间,就像在供水的主管道上,被人开了无数的口子,一个用户,愿意在什么时候喝,想喝多少,喝什么样的,从哪儿喝,他自己就决定了。从盗版开始,从盗开的这些小口子开始,现在似乎口子越来越多,越来越堵不住了。而同时,这些开始时候盗开的口子,已经被社会的大多数人所接受,认为是正常的了。他们不认为这些是盗,而是自己个性化需求理所应当的一部分。确实是,有什么能比得过想看就看这样的诱惑呢?

内容提供者目前还在力图封这些口子的阶段。看看最近的这些官司就知道。从美国到中国,从P2P的软件,到百度的输掉官司。但是谁都知道,这些口子是封不住的。理智地看,最好的方式,当然就是能够把这些口子善用起来,组织起来,让供水和取水的,整个成一个网状结构。只不过说,这样的供求结构,在这样一个以用户为驱动,而不是由内容提供者单方驱动的结构,完全属于所谓的破坏性技术。想象一下,在数字化和全网连通的环境下,媒体内容可以在任何时候通过任何渠道提供给任何一个用户,在这个用户需要的时候。内容的主导者和推动者,忽然间由提供者换成了需求者,没有什么比这个更破坏地了。

而对于内容提供者,他们多少年来早就习惯了传统模式,曾经带来无数利润和荣耀的传统模式,彻底地转型,是如何痛苦的一件事。人性本来就是如此,大家都是拼死拼活地要努力抓住已有的,而非常不愿意去冒险失去所有已有的,即使这个已有的东西,就像是埋在流沙里的人正在死命挣扎抓在手里的那一把把的流沙。

当然了,我们是一个破坏者,也希望是一个重建者。很刺激的一个职业。

所以,土豆,小小小小的土豆,在这个巨头云集的所谓CEO圆桌会议上,小小地露了一脸。而在座的,之前没有一个人听说过土豆。会后,也未必有人真能记住土豆是做什么的。

揭竿而起的时候,谁都不知道有人揭竿了。就是知道了,一个小诸侯会说,这班乌合之众,要粮没粮,要兵器没兵器,能成什么啊,一队兵马过去就能把他们灭了。到成燎原之势的时候,他会发现,不但提供粮草的百姓们不见了,连兵马都不和他玩儿了。

当然,最好土豆不要半道儿就壮烈牺牲了。

[@more@]

74. 土豆定好了四行仓库的房子,外加donews的会

76. 达芬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