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工业时代的电视和互联网二代的播客

2005-07-12 20:11:05

(又是给电脑报写的。自己的Blog先贴贴,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题目太大,互联网二代什么的,所以写着写着就上升到理论高度去了,居然还画了个小图。得警惕啊得警惕。少谈理论,多做实事。这话是谁说过的?忘了。

手上土豆在做的事情,看我blog的兄弟姐妹们,给提提意见吧。新上去的功能,比如“喜欢的节目”,“订阅的频道”,还有一些Ajax功能的新节目页面(评论,打分,加标签都不需要刷新页面了)。都为了土豆大伙儿们更方便分享和交流。)

说到土豆做的播客这件事之前,大伙儿可以先闭上眼睛,想想,你周围的人里头,有没有几个特别好玩儿的人?他们好玩儿的程度,是不是经常让你觉得他们实际上比电视上看到的许多所谓的笑星,明星,这星那星,都好玩儿?甚至于,你仔细想想,会觉得你周围的人里头,不单只是好玩儿,有些人其实简直可以称作很有深度,很有思想,和他们聊天,听他们说话,很有教益。

 

很多时候,你听这些人说话表演的兴趣远远超过看一个电视,听一个广播,甚至于好莱坞大片。我周围有那么几个人,你让我付5块钱听他们说5分钟的话,我很愿意。

 

这就是土豆这个播客网站要做的事情。

 

思想和娱乐的服务提供方式,象电视,电影,电台,等等,是这个多元世界上高度垄断,高度集中的一个行业。通过传统方式搭建和维持一个稍有规模的电视台,每年费用动辄数亿元。这样的成本,自然就要求上面的节目必须有规模效应。每个节目要有尽可能多地观众,才能在有限的资源(时段)上产生最大的经济效益(广告,赞助)。规模效益要求越高,多样性的可能越低,就象最早工业化生产的福特汽车Model T

 

因此,传统电视和电台,表面上很有创意很有活力很多样性,其实是工业时代的产物。所谓的多样化的诉求,在成本的压力下,只是镜花水月罢了。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还都是所谓的第二代互联网了,每天还被工业化时期的产物轰炸着眼球,耳朵和头脑。

 

在土豆上,你周围的人,这些好玩儿、有意思、可以让人有教益的人和他们可能做出来的节目,需要的只是一台电脑和一个几十元的话筒或者摄像头,这些他们已经用着的东西。对于他们,做一个土豆节目,接近零成本。

 

他们的娱乐或者教育或者思维的价值,在播客出现之前,被工业化的巨大成本起点线给抹杀了。我们做土豆这个播客服务,是努力让这个成本的起点线尽可能降到零,让这些原本被抹杀的价值浮现出来。而这些新产生的巨大价值,当中的一点点,都足以养活土豆和许许多多做类似事情的人了。

 

在土豆,我们每天做的,就是要让这些价值在今后几年中逐步浮现出来。

成本降低,社会整体新价值产生

[@more@]

51. 土豆又上了几个Ajax,没办法

53. Zapata's,真乱